【书的由来】《建筑“时装”定制》成书始末

 

· 书创之初

我虽是在建筑领域的出版社工作,研究生却毕业自北京服装学院的环艺系,因此找寻建筑与时装之间突破口的想法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提上日程。直到年中会之前,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大师手绘的一张时装效果图,觉得跟我自己刚出的新书《建筑立面材料语言—像素墙》里面的一个建筑惊人的相似!细看一下,这个时装图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而建筑是最新的,当把建筑和时装画摆在一起的时候,居然好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这真是个有趣的现象,我接着搜,几乎我们书中每个建筑都能找到对应的“衣服”!这太令我惊喜了,比如一个韩国的音乐厅让我想到披着婚纱的女郎,后来联络才知道他们的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盔甲——锁子甲。再比如一栋利用锈蚀的金属立面让我想到了皮革,当然是皮革,因为皮革和锈蚀除了颜色相近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越老越旧越好看!那我继续寻找,透明的纱、针织的衣服、彩虹条的衣服、百褶裙、亮片装、蕾丝装……所有的建筑都有与之对应的时装!

那我何不借策划一套书呢,就叫建筑时装高级定制,或者建筑时装什么的。毕竟我做建筑编辑这么多年,一直追着全球的最新最炫的建筑走,跟时装界没什么区别,也深知现在建筑不再想彼此雷同,想标新立异的趋势和大环境,也知道多少建筑师想让自己的建筑一夜成名。那就给每个建筑定制不一样的高级“时装”吧!

非常幸运的是,本是凤凰空间年中选题会所有图书中码洋很小的套书却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甚至分管当当的q“少爷”当场高呼:“当当先来1000册!”一本千册,一套可是万册啊,其他的书首印才3000呢,我当时真的好激动。现在回想起来,没有发行的、宣传的、编务、印务的各同事,当然还有领导的鼓励,真的不敢把大量的精力从大码洋图书的上转移一部门过来,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套小书中去。毕竟这套小书就是全卖了再重印几次,也没有一本大码洋的建筑画册赚的多,现在看来,凤凰空间的领导们,还真不是“唯利是图”的那种,跟我们一样,依然有着饱满的热情和出特色好书的情结。

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将来出版的书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只有这个一个想法,具体的内容、形制、装帧一概没有概念。我们团队也就做一步,想一步,看一步,改一步。不够的项目,采编同事现采。文字现编,翻译现译,插图现绘……基本上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好在我们组的编辑各有所长,英文编辑兼采编的小T是外交学院的高材生,又在建筑图书上摸爬滚打过来的,其他的责编小L和采编小Y都是年轻活力又有经验的,排版编辑小C是北印毕业的。而我,在来出版社的N年前是刚好教授效果图的高校老师,因此时装画和插图都能顶一顶。当然,更多的工作是有专业的翻译、时装画作者来承担的,我们只是出样和应急。到最后成书阶段,给我们提供项目的国际事务所也参与了进来,给我们出主意提意见,补充相关资料。可以说,他们的喜欢和投入让这套书有着比市面上其他建筑书更为详实的材料,连建筑立面的施工详图,和施工现场图片都比较齐备,算是少见的了。

至于很多小语种的施工详图的图注,我们有幸请到了在海外的留学生小Q帮我们翻译,那些来自什么什么尼亚的、什么什么波利的文字都解决了,棘手的问题啊。至于封皮有幸得到了之前杂志的美编m的协助和做**美术馆馆长助理的闺密Z的遥控指挥,才有了现在的摸样。

最后帮了我们一程的,是印务的同事A以及印厂的小G。印务小A给了我们无限的支持,对我们不停的测试纸,调了3遍图、出了3遍数码样、换了n种纸全都无条件的容忍了。每天印厂的小G都跑一遍社里,以至于我们都推论他看上了我们组的某个小姑娘。这套书选用了最棒的纯质纸,用的全北京最好的印厂和设备,成本高到让我们领导跳起来(后话)。印完后,印厂即拿去参评金光印艺大奖,据说要把奖杯送给我们。

现在,这套书的前3本已经上市了半个月,发书量一直稳居社内图书排名的前20位,来自各界的好评源源不断,后续的6本书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书虽小,却是我们凤凰空间北京所有人互帮互助、齐心协力的见证,也是大家才华的一个汇集。不管在这行还会走多远、爬多高,我们将不会忘记一起为这本书奋斗打拼的岁月。

 

broken image